• 手机版

    手机版
    扫码即可查看网页

  • 客户端

    客户端
    点击查看下载页面


    立即查看
  • 公众号
  • 邮箱
快速提交需求
立刻免费获取报价
图文详情
‌2025年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启动:聚焦传统与新兴挑战,织密劳动者健康防护网
发表时间: 2025-04-30 文章来源:李旺 浏览:0
参展咨询 观展报名
参展咨询
提交报名 取消
全球展览咨询电话:131-2781-2000
观展报名
提交报名 取消
全球展览咨询电话:131-2781-2000

(北京,2025年4月28日)在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(4月25日-5月1日)到来之际,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,通报我国职业健康工作最新进展,回应社会关切。数据显示,我国职业健康防护体系持续完善,但尘肺病、噪声聋等传统职业病防治任务依然艰巨,新兴业态带来的肌肉骨骼损伤、心理健康问题等挑战亟待破题。


一、法规升级:法定职业病扩容至12类135种

新增肌肉骨骼疾病与精神障碍,首次覆盖心理健康

2024年底修订的《职业病分类和目录》引发广泛关注。新版目录新增“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”和“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”两大类别,将腕管综合征、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等纳入法定职业病范畴,职业病种类扩增至‌12类135种‌。这是我国自2013年以来首次调整职业病目录,标志着职业健康保护从“物理伤害”向“身心并重”延伸。

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所长孙新指出,新增的“职业性腕管综合征”常见于流水线工人、程序员等重复性劳动群体。“长期机械性操作导致手腕部神经受压,轻则麻木刺痛,重则丧失劳动能力。”他建议企业优化工艺流程,减少重复动作,并推广工间手腕放松操。
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强调,心理问题纳入职业病目录具有里程碑意义。“抢险救灾人员、医护人员等在高压环境下易出现PTSD,需建立早期筛查和干预机制。”他透露,全国心理援助热线“12356”将在“五一”期间加强值守,为劳动者提供全天候支持。


二、传统职业病防治:尘肺病康复站实现全覆盖

900家基层站点筑起“生命防线”

尘肺病仍是我国头号职业病。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李军介绍,2024年全国累计报告尘肺病病例超90万例,占职业病总数90%。“尘肺病无法治愈,但规范康复可延缓病程。”目前,中央财政支持的‌900家尘肺病康复站‌已覆盖所有患者集中的乡镇,提供呼吸训练、氧疗等服务。2024年,全国还对50万个重点岗位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,筛查500万名呼吸科就诊患者,推动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
然而,挑战依然存在。某矿山企业安全负责人坦言:“部分中小企业除尘设备形同虚设,工人防护意识薄弱。”对此,国家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实施专项治理,17万家企业完成整改,64项智能防护技术在矿山、冶金等行业推广。例如,某钢铁厂引入粉尘浓度实时监测系统,一旦超标自动触发警报并启动除尘装置。


三、新兴业态健康风险:快递员“累垮”与主播“ burnout ”

久坐、熬夜、情绪耗竭成新痛点

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,快递、网约车、直播等新业态从业者突破8400万人,但其健康隐患引发担忧。孙新提醒:“快递员日均步数超2万,但弯腰搬运易致腰椎间盘突出;主播连续直播导致声带结节、睡眠紊乱;程序员‘996’工作制诱发颈椎病和焦虑症……这些都可能构成新型职业伤害。”

北京某三甲医院骨科主任接诊记录显示,2024年因职业相关肌肉骨骼疾病就诊人数同比增加23%,其中35岁以下患者占比超六成。“不少年轻人认为‘忍痛工作’是常态,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。”他建议企业引入人体工学设备,如可调节高度的快递分拣台、主播专用护腰座椅等。

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。王刚透露,某互联网平台调研显示,31%的骑手因差评焦虑,15%的主播存在情绪性进食。“很多人靠暴饮暴食减压,反而陷入健康恶性循环。”他呼吁推广科学减压方式,如企业开设正念冥想课程、组建运动社群等。


四、工会与企业行动:从“送清凉”到“护心安”

18.6万驿站成户外劳动者“避风港”

全国总工会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,高危行业企业签订劳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50.5万份,覆盖职工6448万人;各级工会投入近60亿元“送清凉”资金,惠及9000万高温作业者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全国已建成‌18.61万个工会驿站‌,2024年服务劳动者近8亿人次。这些驿站配备空调、饮水机、急救箱,成为快递员、环卫工的“临时小家”。

企业创新实践也在提速。北京京港地铁公司党委书记王少辉介绍,公司通过三大举措守护员工健康:‌技术减负‌(用轨道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钻地沟)、‌培训赋能‌(年培训2万人次应对职业紧张)、‌心理护航‌(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)。“员工健康不是成本,而是可持续发展的投资。”他说。


五、未来展望:构建“防-治-护”一体化体系

从“预警清单”到“终身健康档案”

面对传统与新兴风险交织的局面,国家卫健委提出下一步重点任务:

  1. 动态预警机制‌:建立职业病危害“红黄蓝”分级清单,对高风险行业实施定向督查;

  2. 新业态标准制定‌:探索快递员日均负重上限、主播连续直播时长等行业规范;

  3. 数字化赋能‌:建设全国职业健康大数据平台,实现病例监测、企业合规一键查询;

  4. 终身健康管理‌:试点劳动者电子健康档案,追踪职业暴露史,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。

“职业健康没有‘完成时’,只有‘进行时’。”李军表示,卫健委将联合工会、企业、医疗机构,织密“政府监管、科技支撑、社会共治”的防护网,让每一位劳动者“安心出汗、体面劳动”。


结语
从轰鸣的矿山到穿梭的快递车,从救援现场到直播镜头,职业健康关乎亿万劳动者的尊严与幸福。随着法规完善、技术进步与社会意识觉醒,中国正以更精细的治理、更温暖的举措,回应“体面劳动”的时代命题。这场“健康保卫战”没有旁观者,唯有各方携手,方能筑牢职业风险的“防火墙”,托举起劳动者的美好生活。


联系作者

liwang

TA的动态
热门会展
热门展会